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周诸侯国分布图
(1)为了将材料一中的图片信息补充完整,①、②处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诸侯国的建立与西周的哪一制度有关?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诸侯需要向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
(4)材料二的相关制度在春秋时期是如何遭到破坏的?
【答案】(1)①禅让制 ②启
(2)制度:分封制。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3)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4)破坏: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步瓦解。
【解析】(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由此可知,材料一中①、②处应分别填写:禅让制、启。
(2)根据材料二“西周诸侯国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西周建立后,为巩固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由此可知,材料二中的诸侯国的建立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其目的是: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3)根据(2)题的分析可知,诸侯需要向周天子承担的义务有: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步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