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C
返回首页 | 学习强国
关键字: | 时间:2025-11-06 03:12 | 人浏览

【答案】已知A、B、C、D、E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已知前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p能级都有2个单电子,E 的原子序数等于A、B、C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

已知A、B、C、D、E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已知前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p能级都有2个单电子,E 的原子序数等于A、B、C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E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其中M 能层有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2)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B 电负性大于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 含A元素的化合物中,A 的原子间常有π键,但是含C元素的化合物中,C的原子间只能存在σ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H2D2B8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二元酸(其中分子结构中有2个B原子显-1价),则H2D2B8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分子中采取sp3杂化的B原子有______个。

(5)E 晶胞内粒子的堆积模型如图所示。

已知:E 晶胞的密度为ρg/cm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值,E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

①E 粒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

②E 粒子半径为_______pm。

③E 晶胞中粒子的空间利用率φ=_____(用含π 的式子表示)。

【答案】

3 O和S价电子数相同,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多,S的原子半径大于O,导致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 硅原子半径大于碳,硅原子的原子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小,形成π键不稳定 (也可写成) 4 12

【解析】

已知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前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p能级都有2个单电子,则A为C元素、B为O元素、C为Si元素、D为S元素,E的原子序数等于A、B、C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则E的原子序数为(6+8+14)=28,E为Ni元素。

(1). E是Ni元素,原子序数是28,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84s2,则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图为:,Ni原子的M能层有3s、3p、3d三种能级,则有3种能量不同的电子,故答案为:;3;

(2). O和S元素处于同一主族,随电子层数的增多,S的原子半径大于O,导致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所以O元素的电负性大于S,故答案为:O和S价电子数相同,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多,S的原子半径大于O,导致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

(3).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中,碳的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中都含有π键,因硅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硅原子的原子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小于碳原子,形成的π键不稳定,所以含硅元素的化合物中,硅原子间只能存在σ键,故答案为:硅原子半径大于碳,硅原子的原子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小,形成π键不稳定;

(4). H2S2O8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二元酸,其分子结构中有2个O原子显-1价,说明该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O-O-,结合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硫原子显+6价,H2S2O8是一种二元酸,说明该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羟基,则H2S2O8的结构式为:(也可写成),由结构式可知,过氧键中的两个氧原子和羟基中的两个氧原子采取sp3杂化,所以采取sp3杂化的O原子有4个,故答案为:(也可写成);4;

(5). ①. 由Ni晶胞内粒子的堆积模型图可知,Ni粒子的配位数为3×8÷2=12,故答案为:12;

②. Ni晶胞是面心立方晶胞,面对角线上三个Ni粒子相切,设Ni的半径为r cm,晶胞参数为a cm,根据勾股定理可得:(4r)2=2a2,r =a cm,由均摊法可知,1个Ni晶胞中含4个Ni粒子,则晶胞密度=,a=,r = cm=pm,故答案为:;

③. 晶胞中Ni粒子的数目为4个,设Ni的半径为r cm,晶胞参数为a cm,由上述计算可知,Ni粒子半径为:r =a cm,则Ni粒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利用率为:=,故答案为:。

答案有错

上一篇:将2molA与2mol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3B(g)2C(g)+zD(g),若2分钟后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mol/(L·min),则下

下一篇:一次,公司刚刚推出了一款新的险种,保险推销员约克的脑海里早已拟好了一份准客户名单,然后约见、拜访。约克会告诉客户:“你们这一行的xxx先生您认识吧,他前不久买的就是我向您推荐的这款险种。”或者会说,“

紫气C手机端XML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