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这首诗写到了哪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遥怜”二字别有韵味,请从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思想情感这两方面加以解析。
【答案】【1】重阳节;“登高”“送酒”“菊”。(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作者运用想象,描绘了在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其他意思合理也可)
【解析】【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具体考查的是诗歌写到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一般会包括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饮菊花酒等活动。耳本诗歌就描写了“登高”“送酒”“菊”等情节或景象。所以这个传统节日应为重阳节。
【2】考查诗人的炼字功夫。题干要求从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思想情感两方面解析“遥怜”二字。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从艺术表现手法上讲,作者运用想象,描绘了在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他想到故园今日黄花堆积的情景,只能遥遥寄去一片深沉的乡情。从表达思想情感上讲,“遥”字,渲染出诗人与长安的相距之远。“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由此作者想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意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