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动机和行为效果的关系。
【答案】动机对人的行为效果或工作效率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但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呢?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研究表明这种影响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取决于动机本身的强弱;二是取决于个体行为的质量。 首先,动机对行为效果或效率的影响取决于动机本身的强弱。一般来说,当动机过弱时,行为者对活动持冷漠态度,行为的效果或效率必然很低;当然在动机强度过大时,有机体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其注意和知觉的范围变得过于狭窄,也会限制正常活动,从而使行为的效率降低。只有处于最佳状态时,在其他因素恒定的情况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行为效果或效率。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学习较容易的课题时,行为效果会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面临比较困难的任务时,行为效率会随着打击强度的增强而下降;完成难度示众的任务,在中等强度的动机强度下效率最高。这一规律早在1908年就被耶多斯—多德森通过实验证实了,因此被称为耶多斯—多德森定律。 其次,动机对行为效果的影响还与个体行为质量有关。因为动机必须以行为为中介对行为效果产生影响,所以行为质量对行为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而行为又受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制约。只有把动机、行为、效果三者结合起来,才能看出动机与行为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要的,但改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提高学习行为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