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进步、文化交流、政治互信、经济发展、和平稳定等多种因素的促进下,人类社会逐渐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乘飞机旅游不再是梦想
②铁路运输日益繁忙
③电脑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
④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⑤运用克隆技术繁殖母羊“多莉”
⑥解决机器大生产的动力问题
(1)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请你把上述事件分别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只填序号,
(2)据材料二和所学,写出表格中AB两处的内容。概括1942年初美、苏、中等26国联合的原因。
材料三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
——节选自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四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对处理重大争端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可以深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所以,只有通过大国之间的协商合作,走“大国协作”、“共同安全”的道路,才是解决全球安全问题的现实途径。“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道义和正义是大国气象的体现。大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政治上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经济上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国际事务中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只有各个大国“义”字当头,齐心协力,才能有效处理重大争端,才能在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一个普遍、高效、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模式。
——节选自2016年“习近平在伊朗核问题六国机制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3)材料三中所说的人类社会的“大变革大调整”,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
(4)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谈谈你认为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大国应该怎么做?
【答案】序号
工业革命
②⑥
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④
第三次科技革命
③⑤
(2)《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联合原因:随着二战的扩大,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需要不同制度的国家相互合作,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
(3)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大国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或单独解释:伙伴关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坚持睦邻友好、推进务实合作等。安全格局: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核扩散、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等。经济发展: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文明交流:相互尊重、开放包容、加强文化交流、建立互信机制等。生态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防止核污染等。)大国之间应协商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应该秉持道义和正义(或政治上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经济上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国际事务中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写出任意两点或言之有理即可得
【解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中,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经过多年钻研,改进了蒸汽机。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的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解决机器大生产的动力问题。蒸汽机在工厂使用以后,人们开始试制用蒸汽机做动力的车辆,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就制成了蒸汽机车,从此铁路运输日益繁忙。因此材料一中的②⑥项属于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核心的革命。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最为著名。在历经数百次失败后,他在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此后电灯照亮千家万户的局面出现。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以内燃机为动力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因此材料一中的①④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 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社会。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其核心是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因此材料一中的③⑤项属于第三次工业革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德日意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布签字国保证在战争中互相合作,不与轴心国单独媾和。这一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由此可知,材料二A处填写:《联合国家宣言》;B处填写: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42年初美、苏、中等26国联合原因:随着二战的扩大,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需要不同制度的国家相互合作,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
(3)根据材料三“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因此材料中所说的人类社会的“大变革大调整”,反映了当今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根据材料三“……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可知,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大国应该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或单独解释:伙伴关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坚持睦邻友好、推进务实合作等。安全格局: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核扩散、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等。经济发展: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文明交流:相互尊重、开放包容、加强文化交流、建立互信机制等。生态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防止核污染等。)根据材料四“大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政治上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经济上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国际事务中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可知,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大国之间应协商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应该秉持道义和正义(或政治上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经济上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国际事务中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写出任意两点或言之有理即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