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族复兴 学会担当责任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表决,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就此建言献策。其中,在南京设公祭主会场、国家领导人出席、降半旗志哀、停止娱乐活动等被全国人大采纳。各地中小学举行“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祭奠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表示发愤学习、为圆梦中华贡献力量。
某校九年级二班的同学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问题探究】(1)上述材料蕴含了哪些信息?(6分)
【出谋划策】(2)圆梦中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请你从国家和个人的角度分别提出圆梦的建议。(9分)
【答案】(1)①全国人大表决设立国家公祭日,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是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建议权的表现;
③各地中小学围绕公祭主题举办系列活动,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广大同学表示发愤学习、为圆梦中华贡献力量是自觉承担关爱社会、关爱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的表现,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回答符合题意的3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2)国家:富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等
民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等
文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开展模范人物评比活动等
和谐:关注民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扶贫开发计划;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回答符合题意的3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个人: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历史使命,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公民意识、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责任意识,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等。(回答符合题意的3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解析】(1)回答本问要结合材料和课本上的观点逐一说明,材料中有以下几种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就此建言献策;各地中小学祭奠活动;同学们表达心情。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了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行使建议权;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的增强。
(2)本问应从国家和个人角度来作答:圆梦是和谐之梦,包括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国家可从这几个方面努力,落实到具体行动,个人角度可从理想、创新、竞争、责任、合作、终身学习等方面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