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哪些成就?
材料二 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3)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措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或“左”的错误)。
(3)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本小题答案不具唯一性,或从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角度,或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角度,答对一点即可得分,要求观点正确,合理合据。
【解析】(1)根据材料一“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的成就,有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使我们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注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