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植物栽培大赛中,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种子萌 发的环境条件而制定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罐头瓶,棉花,小勺,标签纸,胶水,颗粒饱满的大豆种子等。
【方法步骤】分别在4个贴好标签的罐头瓶瓶底铺上等量的棉花,依下表要求往各瓶内放入大豆种子并按相应的实验条件进行培养;一周后观察并记录各装置种子萌发的情况:
请分析作答:
(1) 本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____号罐头瓶。如果把1号瓶和3号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
(2) 若要探究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可另取一罐头瓶,编号为5号,瓶底铺上与2号、3号罐头瓶等量、潮湿的棉花,放入等量的大豆种子,并把整个装置放到温度为________℃的光亮处培养,一周后观察实验结果。
(3) 我们食用的大米即使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也不能萌发成幼苗,其原因是在脱粒过程中破坏了___________。
(4) 由上表可知,本实验方案并不完美,容易产生误差。你认为产生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 水分 25 胚 种子的数量太少具有偶然性,易产生误差,改为10-20粒
【解析】(1)1号和3号的惟一的变量是水,可以探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水;2号和3号唯一的变量是温度,可以探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温度;3号和4号唯一的变量是空气,可以探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空气。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满足了种子萌发所有环境条件的装置是3号装置,因而在该实验中对其他组均起到对照作用。
(2)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的唯一变量是光照,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从表格中看出,可另取一罐头瓶,编号为5号,平底铺上与1~4号罐头瓶等量的棉花,放入2粒大豆种子,洒上适量的水,使棉花保持潮湿,并把整个装置放到温度为25℃的光亮处培养,一周后观察实验结果。
(3)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包括胚是完整的,大米其实是水稻的胚乳部分,在加工的过程中水稻的胚以及种皮和果皮受到损伤;使胚不完整,所以将大米播种在适宜条件下,可见大米萌发成幼苗。
(4)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是种子的数量太少,这样的实验结果会具有偶然性,不能令人信服,实验时如取2粒种子偶然性太大,所以实验时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常取多粒种子,如20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