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
【2】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全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答案】【1】①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平静夜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的;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另如写出“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或者是“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也可给分。
【2】①它的寓意是惜别怀远的象征。②我同意关键之说。只有理解折柳的象征意义才能理解此诗的主题。“柳”在风力的吹动下有循环往复、依恋不舍的姿态,这姿态就象依恋不舍的离人分别时的情态,所以在古典诗歌中,柳,作为写作对象,常用来作为惜别怀远的象征。如《诗经》里有“惜我往矣,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纷纷”。柳永《雨钤霖》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而,“折柳”曲有惜别怀远的寓意。②游子思乡之苦。
【解析】【1】本题考查语言中的“炼字”,写出字的含意,再写出所在句子包含的意思,点出好处或情感。“暗”字,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意思,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城的每一个角落。写出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多的听众。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柳,谐音“留”,作为固定的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常用来作为惜别怀远的象征。“柳”在风力的吹动下有循环往复、依恋不舍的姿态,就像依恋不舍的离人分别时的情态,如《诗经》里有“惜我往矣,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纷纷”。柳永《雨钤霖》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而,“折柳”曲有惜别怀远的寓意。一般应同意前人意见,结合诗句意思找出理由印证即可,若不同意,须有充分理由,在实际阅卷者,可能不利于得分。“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写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