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动物线虫普遍存在各类土壤中,其类群和数量极丰富,被看作是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性指示生物之一。我省沿海某湿地的三个群落中土壤线虫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据表中数据回答:
(1)科研人员调查土壤中的线虫时,常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首先在三个群落内各选取5个采集点,每个土样分0〜10cm、10〜20cm两层,在设置采集点时应做到__________选择地点。
(2)腐食线虫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成分,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使此类线虫和表中_________线虫数量明显增多。
(3)表中三个群落的__________线虫均为绝对优势类群,且各营养类型的线虫都“表层聚集”分布。从线虫的取食习惯分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①湿地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m) 土层;深层土壤中__________积累较少。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营养结构最复杂的群落可能是__________,因为该群落土壤线虫的________最高。
【答案】取样器取样随机分解者食细菌植物寄生0〜10有机质(腐殖质)白茅群落丰富度
【解析】由题表可知表中三个群落的植物寄生线虫均为绝对优势类群,且各营养类型的线虫都主要分布在0-10cm土层。
2、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和细菌,因此会使腐食线虫和食细菌线虫数量明显增多。
科研人员调查土壤小动物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首先在三个群落内各选取5个采集点,每个土样分0-10cm、10-20cm两层,在设置采集点时应做到随机选择地点。
腐食线虫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成分,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和细菌,因此会使此类线虫和表中食细菌线虫数量明显增多。
由题表可知表中三个群落的植物寄生线虫均为绝对优势类群,且各营养类型的线虫都主要分布在0-10cm土层。从线虫的取食习惯分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①湿地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10(cm)②深层土壤中有机质积累较少。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营养结构最复杂的群落可能是白茅群落,因为该群落土壤线虫的丰富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