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要求写作。
“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是儒学留给现代生活的一份“珍贵遗产”。《论语》中孔子根据不同的对象,对“仁”进行不同的阐述。请从下面几句中选择一句论证“仁”对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性。要求:正确理解所选句子的意思,自圆其说,条理清楚。不少于100字。
①巧言令色,鲜矣仁。 ②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③克己复礼曰仁。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⑥仁者,爱人。
【答案】巧言令色就是利用花言巧语去迷惑、取悦他人的行径。那些“巧言令色”之人,善于察言观色,见机行事,八面玲珑。讨人喜欢。但是如果从动机上分析,这种行为带有一定的欺骗性,多半是小人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做出来的。巧言令色之人,总会巧妙地给自己穿上一件华丽的外装,用以迷惑他人,不管是为了博取上司欢心以谋提升的机会,还是为了讨取同事的支持和帮助,抑或是哄得亲友高兴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都会将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拿出来掩人耳目。在他们花言巧语、和颜悦色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贪婪自私的心和肮脏卑劣的灵魂,若非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这些小人才没工夫给你赔笑脸说好话呢。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在列举的六句话中任挑一句,根据所选句子来阐释自己对孔子思想核心“仁”的理解。根据每句话的含义,解读其表述的重点,由里到外地分析“仁”在其语意上的体现,然后依据对句子的理解行文立意。比如,“巧言令色,鲜矣仁。”是指花言巧语,故意说些让人欢欣的话,和颜悦色,故意装出善意来,让人感觉比较容易亲近的样子,那么在孔子看来这样的人是少有“仁”的,孔子以此警告那些寻求“仁”的人要以此为戒,从“真善”“真诚”开始求得“仁”。这句话从反面论述“仁”的含义。虚伪欺骗不是“仁”,巧言令色是一种伪善,带有一定的欺骗性,多半是小人所为之事,这不符合“仁”的要求,因为“仁”讲求真善。在行文立意时,可以从什么不是真正的“仁”入题,论述假仁义的行为表现,以及假仁义的行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