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说明文, 回答问题。
台风的功与过
①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 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¼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 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海浪的剧烈运动、海水的上翻都是由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所造成的。
B. 慢地震是一种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来逐渐释放地底能量的地震,有助于减少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C. 我国台湾地区免受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是因为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
D. 台风的出现有助于人类节约大量的煤炭资源,又能对人类的农业、渔业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台风有哪些“功”。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
【4】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5】文中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请简述由此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答案】【1】D
【2】①带来降水。②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③节约生活用水用电,缓解电力紧张程度。④节约原煤,用风力发电。⑤有利于鱼群生长。⑥避免产生大型地震。
【3】不能去掉。文中的“主要”是“绝大部分”的意思,表明“水汽绝大部分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如果去掉,则表明“水汽全部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打比方。用“江河中的涡漩”来比喻“台风”,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台风的形状。
【5】台风有过更有功,提醒我们事物常常有两面性,只有了解相关科学知识,才能全面、科学地认识事物,用辩证、理性的眼光看待自然事物。
【解析】【1】本题考查对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这是一道选择题,从文中找出与四个选项相对应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A.“海浪的剧烈运动、海水的上翻都是由…造成的”是错误的,原文第⑤段“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B.“慢地震有助于减少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是错误的,根据原文第⑥段应是“台风发生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 C.“我国台湾地区免受…大地震的侵袭”缺少了“或许”,原文最后一句“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故选D。
【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归纳能力。归纳文章的内容可先找到问题对应的段落,再对每一小节的内容进行概括、整理。结合第⑥段“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可知文章第②——⑥段,具体介绍台风对人类的“功用”,第②段的“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表明台风能改善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第③段介绍“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第④段介绍台风“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第⑤段介绍台风“有利于鱼群生长”;第⑥段介绍“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据此归纳整理出答案。
【3】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特点的把握能力,往往考查一些限制性词语,如“可能”“大概”“主要”“左右”等词语,这些词语一般不能删除,如果删除就会改变句意,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了。答题时,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及作用,再说明用了该词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说明删去后该句意思的改变,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本句中的“主要”是“绝大部分”的意思,起限制作用,句意是“水汽绝大部分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但不表示是全部,如果删去,则表示“水汽全部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相符。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
【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 把“台风”比作“江河中的涡漩”,表明运用的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结合整个句子来看,以此来说明台风的形状,更加生动形象。
【5】本题考查结合主旨谈感悟的能力。一要结合文章主旨,二要联系生活实际。根据文章的写作内容及标题,可以看出本文的主要表现台风有功也有过,而且重点表现它的“功”,由此可见,文章的主旨句为首段的“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联系生活实际,就是告诉我们事物常常有两面性,要全面、科学地认识事物,看待自然事物要辩证,要理性。围绕着事物的两面性来阐述自己的阅读思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