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与春节、 中秋节合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 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后期。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他在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仪式。旧时,各家在门上插艾草,贴纸符;小孩还穿绣有老虎的肚兜和鞋,或佩戴艾草香囊,以期“驱鬼除邪”。后来,在五月初四,家家户户还用青芦叶包裹糯米煮食,称为“粽子”。粽子馅儿有红豆、蚕豆瓣、红枣、咸肉、鲜肉、火腿及虾子酱等。粽子形状多样,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等。初五上午,人们洒雄黄酒、 悬挂艾草,以驱除毒蛇、 蜈蚣、 壁虎等动物。吃午饭时,人们还要饮上几杯雄黄酒。据说蛇类最怕雄黄, 《白蛇传》中,白娘子就是在端午节那天饮了丈夫许仙倒的一杯雄黄酒而显露原形的。
如今,端午节吃粽子、饮雄黄酒、备佳肴的习俗久盛不衰,许多农家仍用艾草熏烟。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轻视(_____) 隐藏(_____)
【2】下面对“端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月的开端。
B. “午”通“五”,“端”是“一头”的意思。
C. “端”是开始、起初的意思,“午”与“五”同音,因此称五月五日为端午。
【3】端午节是为了纪念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如今,端午节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粽子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重视 显露
【2】 C
【3】 屈原 春节 中秋节 吃粽子、饮雄黄酒、备佳肴、用艾草熏烟
【4】 粽子叶用青芦叶;米用糯米;馅儿有红豆、蚕豆瓣、红枣、咸肉、鲜肉、火腿及虾子酱等;形状多样,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等。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