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轿车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9年5月份和6月份的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5月从国内购进汽车配件,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280万元、增值税税额47.6万元,取得的货运发票上注明运费10万元,建设基金2万元; (2)5月在国内销售发动机10台给一小规模纳税人,取得收入28.08万元;出口发动机80台,取得销售额200万元; (3)6月进口原材料一批,支付给国外买价120万元,包装材料8万元,到达我国海关以前的运输装卸费3万元、保险费13万元,从海关运往企业所在地支付运输费7万元; (4)6月进口两台机械设备,支付给国外的买价60万元,相关税金3万元,支付到达我国海关以前的装卸费、运输费6万元,保险费2万元,从海关运往企业所在地支付运输费4万元,取得运费发票; (5)6月国内购进钢材,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300万元、增值税税额51万元,另支付购货运输费用12万元、装卸费用3万元;当月将30%用于企业基建工程; (6)6月1日将A型小轿车130辆赊销给境内某代理商,约定15日付款,15日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2340万元、增值税税额397.8万元,代理商30日将货款和延期付款的违约金8万元支付给企业; (7)6月销售A型小轿车将2辆自用于管理部门;10辆奖励给本企业有突出贡献的业务人员,以成本价核算取得销售金额80万元; (8)6月企业新设计生产B型小轿车2辆,每辆成本价12万元,为了检测其性能,将其在本企业内设的汽车检测维修机构进行碰撞实验,市场上无B型小轿车销售价格。 其他相关资料:①该企业进口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关税税率为10%;②生产销售的小轿车适用消费税税率12%;③B型小轿车成本利润率8%;④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⑤教育费附加征收率3%;⑥退税率13%;⑦相关票据在有效期内均通过主管税务机关认证。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计算企业5月份应退的增值税; (2)计算企业5月份留抵的增值税; (3)计算企业6月进口原材料应缴纳的关税; (4)计算企业6月进口原材料应缴纳的增值税; (5)计算企业6月进口机械设备应缴纳的关税; (6)计算企业6月进口机械设备应缴纳的增值税; (7)计算企业6月国内购进原材料和运费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8)计算企业6月销售A型小轿车的销项税额; (9)计算企业6月B型小轿车的销项税额; (10)计算企业6月应缴纳的增值税; (11)计算企业6月应缴纳的消费税(不含进口环节); (12)计算企业6月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答案】(1)5月应退的增值税为26万元 进项税额=47.6+(10+2)×7%=48.44(万元) 进项税转出=200×(17%-13%)=8(万元) 应纳税额=28.08÷(1+17%)×17%-48.44+8=-36.36(万元) 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 36.36>26,应退的增值税为26万元,免抵税额为0。 (2)5月留抵的税额=36.36-26=10.36(万元) (3)6月进口原材料应缴纳的关税=(120+8+3+13)×10%=144×10%=14.4(万元) (4)6月进口原材料应缴纳的增值税=(144+14.4)×17%=26.93(万元) (5)6月进口机械应缴纳的关税=(60+3+6+2)×10%=71×10%=7.1(万元) (6)6月进口机械应缴纳的增值税=(71+7.1)×17%=13.28(万元) (7)6月购进原材料和运费可抵扣的进项税额=(51+12×7%)×(1-30%)=36.29(万元) (8)6月销售A型小轿车的销项税额=397.8+8÷(1+17%)×17%+(10+2)×397.8÷130=435.68(万元) 价外费用要视同含税销售收入。 (9)轿车生产企业内设机构进行的驾车碰撞试验,不视同销售,不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B型小轿车的销项税额是0。 (10)企业6月应缴纳的增值税=435.68-(26.93+36.29+7×7%+13.28+4×7%)-10.36=348.05(万元) (11)企业6月应缴纳消费税(不含进口环节)=[2340+8÷(1+17%)+(10+2)×2340÷130]×12%=307.54(万元) (12)企业6月应缴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348.05+307.54)×(7%+3%)=65.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