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C
返回首页 | 学习强国
关键字: | 时间:2025-11-06 04:17 | 人浏览

【答案】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菩萨蛮·咏梅

朱淑真

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①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霜天晓角·梅

林通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②,声摇动、枝头月。梦绝。金兽爇③。晓寒兰烬④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注)①蛾寒:“蛾”通“俄”,“蛾寒”犹言“轻寒”。②玉龙三弄:“玉龙”指雪,此处代指梅花;“玉龙三弄”即琴曲《梅花三弄》。③金兽燕:金兽,一种兽状的铜炉;燕,烧。④兰烬:指燃尽的灯芯。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朱词上片描绘了一幅声、形、色、味俱全的优美画面,营造出清冷、静淡的氛围。

B. 朱词下片开头,人对梅怜爱,梅却不解人意,在对比中强调诗人深深的怨恨之情。

C. 林词中“冰清霜洁”既表时令又可形容梅花,加以乐声烘托,梅的形象呼之欲出。

D. 林词下片前三句写梦醒时油枯灯灭,天气寒冷,为后文诗人看似反常的举止蓄势。

【2】这两首词的结尾都写到人赏梅花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

【1】B

【2】朱词中,诗人夜深不眠,倚栏赏梅,以梅衬人,人梅一体,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及渴望关爱温暖的情思。林词中,诗人甘冒严寒雪中赏梅,表现出诗人神清骨冷的高情雅致及对梅花凌寒开放坚贞品质的赞美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B选项,“在对比中强调诗人深深的怨恨之情。”错误,表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寂及渴望关爱温暖的情思。故选B。

【2】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朱词中“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以拟人的手法写花,一年一度,花开花落,人像往日一样怜花,花却不知人日渐消瘦,喻花不解人意,不知人之哀愁,非常凄楚。这两句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寓意。据说淑真婚姻不遂,而婚前又心有所爱,终日忧郁,因此这种幽怨显然是有的而发了。结拍“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两句意味深长,尤感言未尽意亦未尽。“花正寒”明写花而实则写自己,写花寒而喻人寒,越来越多的愁绪凝成驱之不去的寒意,深深包围着忧郁的人。由花及人,看得出词人凝结在心底的哀愁,已经全然没有希望了。夜越来越深,愁苦和哀怨亦越来越多,越来越浓,正凝结成驱之不尽的寒意,向独倚栏杆、孤寂凄楚的人袭来。林词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诗人甘冒严寒雪中赏梅,表现出诗人神清骨冷的高情雅致及对梅花凌寒开放坚贞品质的赞美之情。

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答案有错

上一篇:判断:电流流过人体的路径从左脚至右脚的电流路径危险性小但人体可能因痉挛而摔倒 导致人体通过全身或发生二次事故而产生严重后果。

下一篇:判断:蒸汽压力急剧降低,蒸汽带水的可能性也降低。( )

紫气C手机端XML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