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黔首”,即百姓,民众。如《过秦论》中“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黎元、生民、庶民、黎庶、苍生、氓等。。
B. “晦朔”,即“晦日”和“朔日”。“晦”,阴历每月的第一日;“朔”,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如《逍遥游》中“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C. “卜筮”,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如《诗经·氓》中“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D. “寻”,有“不久”之意,时间副词,类似的还有“未几”、“既而”。如《陈情表》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B项“晦”,阴历每月的第一日;“朔”,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表述错误,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