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991年和2008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l)描述图示区城地形类型、海岸线的主要特点。
本区北部地形以_____为主,南部以____为主;海岸线特征北部较_____,南部海岸线________。
(2)分析长江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长江______大,搬运携带的泥沙量大;
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势__________;泥沙大量___________而成。
(3)据表归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
【答案】(l)平原;低山丘陵;平直;曲折、多岛屿
(2)径流量;低平、流速缓慢;堆积
(3)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
【解析】(1)区域地形的特点包括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和海岸线特点.根据图中等高线密集程度和数值大小,可以判断该区域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2)长江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长江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3)根据表中1991年和2009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变化,可以总结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少;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的这种变化,说明城市人口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