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学生进行“西安历史文化探寻”的研学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回望历史)
材料一《古都西安沿革史》(部分)
材料二
(2)学生们搜集到了一组图片,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出盛唐景象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骊山枪声)
材料三
(3)结合所学,说出材料三中的“兵谏”指的哪个历史事件?你是如何理解这次“兵谏”的深远意义的?
(丝绸之路起点)
材料四
(4)材料四提到的完成“凿空之旅”的是哪位历史人物?列举新航路开辟前,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互学互鉴”的两例史实。
【答案】(1)①分封制
②汉武帝
③大运河
(2)。繁华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著名的大都市
民族关系和睦,社会风气开放
广泛吸收异域文化
文学艺术丰富多彩
(3)。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第二次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张骞
玄奘西游天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
【解析】(1)依据课本所学,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实行巩固了西周奴隶制国家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从605年隋炀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故①分封制;②汉武帝;③大运河
(2)依据图1“长安城繁华的西市”,结合课本所学,唐朝的商业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都市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商业繁荣,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由“文成公主进藏图”可知反映了民族关系和睦,社会风气开放。结合课本所学,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时期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后受到朝野的热烈欢迎,并主持设计了唐招提寺。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诗仙”李白反映了唐朝的文学艺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四个创作的黄金时期。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等。李白被称为诗仙。
(3)依据材料三中关键词“张学良与杨虎城在此发动‘兵谏’”。结合课本所学,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依据材料四“从长安出发、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是关键信息,可知“凿空之旅”指张骞出使西域。结合所学,从公元前138年、119年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通西域的联系,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西亚、欧洲形成了一条商路,这就是丝绸之路;依据题干通过丝绸之路“互学互鉴”,反映了在这条路线上中外交流。唐朝是玄奘西游去天竺,促进了佛法的传播。天竺是印度半岛,去天竺从长安出发,途经丝绸之路;元朝是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丝绸之路的大秦是古罗马,在意大利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