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近代第一家华资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在上海创立,除仿效西方技术外,也有大胆革新。其发起人李鸿章认为“(中国)轮船之有商局,犹外国之有公司也”。虽意在“招商”,但最初募资时很困难,无人过问。李鸿章于是从官款中批拨二十万串制钱,又邀巨商唐廷枢入股并任总办,渐渐附股者日多。之后又公开向社会挂牌发行股票,自由买卖,民众“遂各怀立地致富之心……趋之若鹜”。招商局由政府斌予了独占华轮航运市场的特权,商人可“附股搭办”,但不得“另行设局”。其资金来自官帑、商股和借款、”公家只取官利”,年息一分(10%),并“物色为股商深信之官,使之领袖,假以事权”,年终扣除各种开销后,其余为红利并向股东分发。亏损时,官利则从借款中抽扣,但政府以免税、官物统归揽运等措施使其“休息周转”。在唐廷枢主持局务期间,因谨慎操办,又因积极参与竞争,招商局效益颇丰,“长江生意华商已占十分之六,南北洋亦居其半”,借款几近还清。唐于是拟仃《章程》,提出商股商办,开童事会,但李鸿章迟迟未批准,1884年上海金融风潮中,唐因积欠局款被迫离职,政府委派官员盛宣怀为督办,招商局从此转为官督官办。
——摘编自罗苏文《轮船招商局官督商办体制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1)概括指出轮船招商局创设初期的主要特征。
(2)说明轮船招商局的官督商办体制的影响.
【答案】(1)仿效西方股份制公司的制度;充分利用上海的租界文化环境优势、华人商股而创办;商为官用(受政府的直接控制;强调保证致府收益为主,其次兼顾股东收益;既依赖行政保护(垄断性质的特许经营),又服从市场竞争规则。
(2)扶助与庇护了实力尚弱的民间投资者,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分洋人之利",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政府任意占用公司经营权与收益,又对私人资本的自由成长有抑制。
【解析】(1)根据材料“除仿效西方技术外,也有大胆革新”、“招商局由政府斌予了独占华轮航运市场的特权,”、“其资金来自官帑、商股和借款、”公家只取官利”,年息一分(10%),并“物色为股商深信之官,使之领袖,假以事权”,年终扣除各种开销后,其余为红利并向股东分发。亏损时,官利则从借款中抽扣,但政府以免税、官物统归揽运等措施使其“休息周转”。”等信息可知,轮船招商局创设初期的主要特征有仿效西方股份制公司的制度;充分利用上海的租界文化环境优势、华人商股而创办;商为官用(受政府的直接控制;强调保证致府收益为主,其次兼顾股东收益;既依赖行政保护(垄断性质的特许经营),又服从市场竞争规则。
(2) 根据材料可知轮船招商局的官督商办体制的影响有:扶助与庇护了实力尚弱的民间投资者,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分洋人之利",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政府任意占用公司经营权与收益,又对私人资本的自由成长有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