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天安门广场,环卫工人在国庆黄金周第一天收走3.5吨垃圾;在深圳某景区,5万陶瓷小人被游客拨得所剩无几;在桂林园博园,许多人肆意在景区内的格桑花地里踩踏拍照......在2014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一些游客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大煞风景。
材料二: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指出,文明旅游关乎国家和民族形象,体现公民的素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旅游“宣传教育,约束规范,深化社会监督”的重要批示精神,一抓到底,抓出成就。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国庆黄金周旅游所暴露出来的不文明行为说明了什么?(2分)
(2)请你说说这些不文明行为具有哪些危害?(4分)
(3)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营造文明旅游的良好社会氛围,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6分)
【答案】(1)说明我国现阶段的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部分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意感、法律意识有待增强,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答案不是唯一,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分)
(2)①影响国人形象,败坏社会风气;
②损害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秩序;
③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言之有理两点即可得4分)
(3)①爱护旅游景点的公共设施,自觉维护环境整洁;
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摒弃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陋习;
③做到礼貌待人、言语谦和、举止得体、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言之有理三点即可得6分)
【解析】(1)从材料中游客的不文明现象可以看出我国有的公民的道德水平不高,责任感意识不强,我国的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2)文明旅游关乎国家和民族形象,体现公民的素质,材料中的不文明行为影响国人形象,败坏社会风气;损害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秩序;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
(3)青少年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责任意识,爱护旅游景点的公共设施,自觉维护环境整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摒弃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陋习;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