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C
返回首页 | 学习强国
关键字: | 时间:2025-11-06 04:32 | 人浏览

【答案】饮酒(其五)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试着分析一下

【答案】

【1】心远地自偏。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来理解内容,注意本题要求用原诗句回答。了解诗歌大意,关键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从中得出答案为“心远地自偏”。

【2】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解答时要读懂句子并赏析精彩字词的妙处。“南山之景”非作者“有意求之”,而是在心之“悠然”中“悠然”而见,写出了作者的闲适之情,用语精妙。作者所见是悠然而得,并非世俗之人的刻意而为,似乎随处可见,写出了作者返归自然后的自娱和自足,要结合整首诗的感情去理解。用“见”字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这样突出作者的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答案有错

上一篇:心境具有微弱性、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的特点。

下一篇: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身体发展和__________。

紫气C手机端XML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