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州的会馆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兴盛于清朝康乾年间,是时“姑苏为东南一大都会,五方商贾,辐辏云集,百货充盈,交易得所,故各省郡邑贸易于斯者,莫不建立会馆”。讫于晚清,苏州会馆共约50所之多。这些会馆大部分由工商业者(民商和绅商)创建,如钱江(绸商)会馆、仙翁(纸商)会馆、东越(烛商)会馆、大兴(木商)会馆、武安(绸商)会馆、毗陵(猪商)会馆等;其次还有地方官员与商人合建的会馆,如岭南会馆、三山会馆、江西会馆、吴兴会馆、安徽会馆等。
——摘编自吕作燮《明清时期苏州的会馆和公所》
材料二 苏州商务总会创立于1905年,为全国著名商会之一,1914年,成立商事公断处,仲裁商人间商事之争议。1914年7月至1919年5月,该公断处总共受理各类商事纠纷案39起。苏商总会于1916年按照《商会法》之规定,改组并制定《苏州总商会章程》,规定“凡在苏州商埠范围内经营商业,开设商店,民国商法视为有能力者,经众认可,均得为本会会员”,“每选举时,一选举人一选举权”。1919年5月18日,苏州总商会议决“本会各商愿为政府后盾,不用日货,并应提倡国货”。苏州商会还组织商人参加外国商品博览会,积极出面为工商业者办理创新产品的申报手续,协助治安防疫事宜,参与娱乐行业管理,整顿钱债积弊,协调捐税征收等。
——摘编自朱英《民初苏州商会的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州会馆的特点,并简析苏州会馆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会馆相比,苏商总会有哪些方面的进步,并对苏商总会的活动予以简要评价
【答案】(1)特点:会馆为各省商人所建,具有地域性;会馆众多;以商业性会馆为主,分行而设;某些会馆与官府有关
原因:苏州为重要商业都会;手工业与商业发达;人口流动加快,长途贩运发展;明朝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推动会馆出现。
(2)进步:商会具体仲裁商业纠纷的职责;商会以法律为保障,规章制度完善;打破地域性限制;具有民主色彩。
评价:裁决商业纠纷,规范商业行为,维持了正常商业秩序,有利于商业发展;提倡国货,体现了爱国精神,打击了列强侵略,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鼓励参加博览会,客观上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扩大了中国工业品的世界影响力;积极参与地方治理,有利于稳定地方秩序和社会稳定。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苏州会馆的特点要从会馆的建立者、会馆的数量、会馆的功能等多方面分析即可,而苏州会馆兴盛的原因则要从苏州的商业发展推动会馆的建立、商人推动会馆的建立等多方面分析。
(2)苏商总会进步的地方按照材料二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苏商总会能仲裁商人间商事之争议、苏商总会按照《商会法》规定并且制定了《苏州总商会章程》等,而对苏商总会的活动主要突出积极之处,例如,仲裁商人间商事之争议有利于裁决商业纠纷、制定了《苏州总商会章程》则有利于规范商业行为、维持正常商业秩序,从而有利于有利于商业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