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C
返回首页 | 学习强国
关键字: | 时间:2025-11-06 04:38 | 人浏览

【答案】近年来,福利制度建设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福利制度建设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以前英国穷人的救济问题多是通过基督教会、个人慈善捐款等方式解决。国家并没有将其视为自己的责任。相反,视贫因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经常制定惩治流浪者(大多是失地的农民)的血腥法律,并引起农民的强烈反抗。这种情况下,为稳定社会秩序,1601年都铎王朝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把贫民区分为三种(1)强壮有力而不愿工作的(2)老弱残疾而不能工作的(3)不幸而找不到工作的。第一种贫民不能得到任何救济,他们要接受强制劳动,对拒绝工作的人则要被关入惩戒所,为酷刑所惩罚甚至被处死。第二种无劳动能力的贫民可以得到救济,对第三种不幸找不到工作的人规定济贫官有帮助其找到工作的义务。

——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材料二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公平”是指社会成员收入的均等化,“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进入20世纪70年代,沉重的福利负担,降低了经济发展速度,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巨大的经济效益在福利制度下消失地无影无踪。……福利机制作为社会再分配的形式,其直接目标有时并不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而是达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平衡。而这种不顾效率的平衡,在有些条件下则成为阻碍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羁绊。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起民众的抗议怒潮,大规模的罢工和示成游行不断发生。

——林延等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述评》

(1)依据材料一,分析指出英国福利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福利制度造成的问题。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远?

【答案】

(1)特点:逐渐把福利制度作为政府的义务;以立法形式推动福利制度建设;最初的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有针对性的选择救济对象;福利制度起步较早等

(2)问题:过分关注公平导致效率低下;政府的财政负担加重;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

认为:福利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福利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时改革;福利政策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民众既要照顾眼前利益又要着眼于长远利益。

【解析】

(1)材料一信息“国家并没有将其视为自己的责任。……为稳定社会秩序,1601年都铎王朝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把贫民区分为三种……”可以得出结论西方国家逐渐把福利制度作为政府的义务;以立法形式推动福利制度建设;最初的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有针对性的选择救济对象等。

(2)第一小问问题,根据材料二“进入20世纪70年代,沉重的福利负担,降低了经济发展速度,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可见过分关注公平导致效率低下,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再结合所学,还可以从政府财政负担、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认为,可以根据第一问的问题来回答,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在兼顾福利水平时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福利制度要适时改革;福利政策要兼顾效率与公平等回答。

答案有错

上一篇:宪法的组成

下一篇:1905年,一本书给安徽少年胡洪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剌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与血”。受此影响,他改名

紫气C手机端XML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