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进入高三,班主任在班会上讲:“辛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张明不以为然,他想:“做人开心就好,这阵子都不开心,还谈什么一辈子?”
对于“一阵子”和“一辈子”你有什么样的体验和思考?请据此作文。
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要求为议论文,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要求在800字以上。
【答案】一阵子+一阵子=一辈子
花儿不会因为畏惧凋谢而不绽放,小溪不会因为畏惧干涸而不流淌……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选择了生命中“一阵子”的精彩,因为它们知道:抓住了每个精彩的“一阵子”,才能赢得 “一辈子”的生存价值,一阵子 + 一阵子 = 一辈子,所以她们为了每个“一阵子”的精彩而努力着,奋斗着,甚至牺牲着。
树叶,从它发芽的那天起便要逐渐走向衰亡。但它从不为生命的短暂抱怨,而是用心珍惜着每一天,努力向世界展现着它碧翠的精彩,而在它枯黄地落下枝头的那一阵子,却也要用特有的方式为自己一生完美谢幕——从容不迫、自由自在、随风起舞、逍遥洒脱,没有迷恋,没有怨言,没有悲伤。它们每个精彩的一阵子,连缀成美好的一辈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人一边享受着美味的汉堡包,一边抱怨着生活的艰难;一边羡慕着他人的精彩,一边却在梦乡里网络中虚度着自己的一个又一个的一阵子,最终在不断的后悔又不断的重复中消耗了“一辈子”。每每想起这样的人生,我总禁不住毛骨悚然。人们常说,为什么小孩子出生总是伴随着哭声而来,那是因为他的出生不是为了享福而是为了还债。而我更觉得,这哭声应该是战斗的宣言,是即将走上追求精彩之路、即将面对坎坷的一次洗礼。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同时俗话也说得好:“吃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一辈子是一条链,一个个一阵子是链上的环,人,要走好每一阵子的路,不放弃,不畏惧,不沉溺于某个一阵子的鲜花和掌声,那么,你的一辈子即使失败多于成功,焦虑多于平静,你的一生也是充实的,无悔的,保尔科察金不断地跌倒不断地站起来,爱迪生不断地失败不断地重新来,居里夫人不断地成功又不断地研究着,充实无悔的人生便是幸福的人生。
朋友,人生是由无数“一阵子”的片段组成的。它犹如撒落在大海中的郁郁葱葱的孤屿,把它们串联起来,才显得美丽如珠。它又犹如一串串错落有致的音符,把他们连接起来才能形成美妙的音乐,才能在人生绚丽的舞台上谱写出让人幸福“一辈子”的乐章。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一阵子”和“一辈子”来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这是引导学生正确规划自己的人生。
【审题】
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高三班主任的讲话,“辛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这里的“一阵子”是指关键时刻,而“一辈子”是指自己的人生,这“一阵子”可以指升学、工作或者调动,也可以指挫折、困难,而“辛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就是说要抓住人生的关键时刻,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促成人生的转折。愿意吃苦的人往往就能抓住机会创造成功,而不愿意吃苦的人往往吃苦一辈子。关键时刻对于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有心人创造条件紧紧抓住机遇,而有的人却错过机遇。抓住机遇的人就是会吃苦的人,这一阵子卧薪尝胆,换来一生的幸福。临近高考,作为学生,要吃苦一阵子,告别很多东西,为了自己一辈子的挑战做准备。作为教师,也要吃苦一阵子,是为了学生一辈子的幸福,也是为自己一生的教育教学生涯增光添彩。第二部分是张明的观点,“做人开心就好,这阵子都不开心,还谈什么一辈子”,张明的观点着眼于“开心”“快乐”,他认为“开心就好”,这种观点显然与命题者的价值情感取向相反,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围绕“人生不能重来,要走好每一步”“为人处世不能干那些快活一阵子、后悔一辈子的事”进行立意。考生可以肯定班主任的观点,也可以否决张明的观点,立意要积极,情感取向要与命题人一致。
参考立意:抓住关键时刻,促成人生转折;一阵子决定(成就)一辈子;一时的忍耐,一辈子的幸福;用一阵子创造一辈子的神话;一阵子的环,一辈子的链;为了一辈子,把握一阵子;承受一时,享受一生;用瞬间诠释生命;错过一时,心痛一世;短暂的苦换来永久的甜;一时的风尚,一世的悲伤;扎实走好每一步,努力做好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成就完美一生。
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新颖的标题《一阵子+一阵子=一辈子》,然后从自然界的生命入手,抓住精彩“一阵子”、幸福“一辈子”这一现象进行类比引出话题,这样可以显得自然顺畅;接着用落叶和人类生命的不同态度加以对比,为观点做张本,再用孟子的话及俗语做理论依据,用保尔科察金、爱迪生、居里夫人的事实论据进一步加以论述,最后回归“人生”,以比喻的手法凸显“一阵子”的价值,呼应开头。
素材:
苏秦是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疼,有时候都刺出血了,但是这样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粱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愤苦读。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主人,我想读遍你家所有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命运其实就是选择的多重累积。受挫,被无视,都没关系。我们可以低微一阵子,但绝不能低微一辈子。在每个深夜,一个人走在街上步履匆匆,我们清楚自己的坚持,我们是有梦想并且在奋斗的人。
做好一阵子,就是珍惜一辈子;珍惜一阵子,不会去懊悔一辈子;不要口口声声嘴上挂着一辈子,错过了最美的一阵子;一辈子是由很多一阵子串成,回首,忆往昔,很多人一个誓言许了一辈子,不过坚持了一阵子;这阵子若很美,也不枉一辈子,浪漫,场面,许你万年,海枯石烂;疾苦,平凡,瘫痪也不变,转眼不过一阵子;父辈,祖辈,没有想一辈子,踏实的做好了每一个一阵子。
很早就听人说过:人生如茶!一直以来,我都无法理解,直到有一天,我似乎也品出了“人生如茶”的真味。我是个习惯于喝咖啡的人,很小的时候对茶就很讨厌,宁愿喝白开水也不要茶喝。一日,闲来无事,半是出于好玩,半是出于尝试,便拿出了父亲的紫砂茶壶,决定泡上一壶品一品。放了些茶叶,然后将开水倒入,腾腾地热气夹杂着缕缕清香飘散,沁入心脾。初喝第一口时,苦得我实在没有再喝下去的勇气。那苦味与香浓的咖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者是完全不可相提并论的。但当我放下壶的那一瞬,一丝甘甜从苦涩的舌尖散出来。我下意识地又呷了一口,似乎没有多少苦味了,再后来,俨然一壶白开水。放下茶壶,我陷入了沉思。儿时的我们就像那皱巴巴的茶叶,没见过世面,局限在狭小空间里,还不亦乐乎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成长犹如茶叶遇到了白开水,视野广了,生活从此也就充满苦涩,但苦涩过后,迎来的将是那淡淡白开水中丝丝的甜。人生应该如品茶:会苦一阵子,但不会苦一辈子!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注目的一个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不仅人数不断增多,而且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最新资料统计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绝大多数是在心理扭曲后。其中一种心理就叫“浓缩人生”。一些青少年心理深处有这样的想法:“艰苦一辈子,不如潇洒走一回”,“吃苦一辈子,不如享受一阵子”,“多活几年受苦受累,不如少活几年图个快活”。有的人甚至认为“只要今天能享尽天下福,过上神仙般的日子,即使明天与世无缘也值得”。在青少年犯罪团伙中绝大多数承认自己是为图一时享受、刺激和痛快。这些青少年都是“享乐主义者”,“怕苦、怕累、多享受”是他们的宗旨。于是,游戏人生、吃喝玩乐、坑蒙拐骗、偷盗抢劫、防火杀人,什么事都做出来了。东窗事发,过上铁窗生涯。他们误入歧途最初就是因为“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八十年代愿意摆地摊的,有许多人现在成了大款,可是当时许多人不愿意。
九十年代愿意炒股票的,有许多人现在成了富翁,可是当时许多人不敢炒。
二十一世纪敢办网站的,有些人已经成了风云人物,可是更多的人还在战战兢兢,瞻前顾后,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