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 来 山 上 千 寻 塔, 闻 说 鸡 鸣 见 日 升。
不 畏 浮 云 遮 望 眼, 自 缘 身 在 最 高 层。
【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 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1】D
【2】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手法运用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握,我们解答时要结合整首诗,逐句进行分析。D项理解不正确,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没有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2】本题考查诗歌哲理的把握。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地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人生哲理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