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园长负责制是指园长对园所工作全面负责,党的基层组织起保证监督作用和教职员工民主参与管理,三者有机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领导体制。 |
|
|
| 2.检查督促工作安排的过程是不必要的,也是浪费的。 |
|
|
| 3.社会化是我国幼教管理体制的基本点。 |
|
|
| 4.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
|
|
| 5.诊断性和总结性评价主要发挥为教育决策服务的功能。 |
|
|
| 6.社区既是兴办学前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学前教育的直接受益者。 |
|
|
| 7.一切幼儿园工作评价活动,尽管内容不同,但它的着眼点必须始终以幼儿为对象,为幼儿园教育活动提供参考信息,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
|
|
| 8.用调查法、观察法、哲学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搜集、处理教育评价信息,作出判断的评价属定量评价。 |
|
|
| 9.园长的领导方式是指园长用来对教职工行使权力和发挥领导影响力的行为表现。它体现了领导过程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领导方式对园所领导成效有很大影响。 |
|
|
| 10.幼儿园公共关系的第一对象是要处理好幼儿园与社区的关系。 |
|
|
| 11.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为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体制。 |
|
|
| 12.教育督导只具有监督职能。 |
|
|
| 13.“社会化”是我国幼教事业管理的方向。 |
|
|
| 14.幼儿园工作评价必须坚持发展性评价的原则。 |
|
|
| 15.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一样具有法的条文化的严格形式,并具有普遍约束力。 |
|
|
| 16.改革办学体制,实现幼教筹资渠道多元化是促进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
|
|
| 17.教育规划有助于充分发挥有限教育资源的功能。 |
|
|
| 18.保教工作涉及的各方面内容都可以作为评价对象。 |
|
|
| 19.确立评价标准应遵循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
|
|
| 20.教育执法是一种具有单方权威性活动。 |
|
|
| 21.幼教行政管理幼儿教育应坚持依法治教的原则。 |
|
|
| 22.评价幼儿园园长要着重考察园长是否拥有实权。 |
|
|
| 23.幼儿园管理要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实现双向互动。 |
|